土牛伯公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民富路 796 巷,底有一座原本是三石伯公,於79年改建的「土牛伯公」。祠內石碑概略敘述漢番相處情形,對
    於改建經過也有記載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祠屋頂使用琉璃筒瓦,為馬背型式,有軒亭式拜亭,並設石獅一對。牆面鋪設磚式二丁掛,門口清楚點出祠
    名淵源。奉祀伯公石像一尊,並有八仙、龍、福壽等磁磚拼貼飾圖,祠前種植鐵樹,祠旁有扁柏,祠後方有小樹林
    。據說改建之前有一棵大相思樹為伯公樹,現在有一叢榕樹,並無較大之伯公樹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站在祠前望左邊一道竹林,即當年土牛溝遺址,想像當年漢人為了開發而與原住民爭地,再由爭鬥到和諧的歷
    程,足令人發思古之幽情。其對聯「土秀山明生碧玉 」「牛溝福地出黃金 」明確點出此處與土牛溝經過位置有關,
    也曾聽過久居此處的長者述說老伯公及土牛溝相關之種種。